在那些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中,王世充的形象刻画得相当阴险和狡猾,他贪婪且好色,坏事做尽。尽管他凭借一些偶然的机会,侥幸成为了一方势力强大的头目。然而,由于他个人品德极其败坏,最终导致众叛亲离,被李世民击败。
事实果真如此吗?
实际上,历史上的王世充与演义小说中的描绘大相径庭,绝非等闲之辈。尽管他的品德确实存在争议。然而,王世充的一生,堪称一部寒门子弟的奋斗传奇,对隋末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世充的出生年份不得而知,其家族原本并非中原人士,而是氐族出身,原本姓氏为支。不幸的是,王世充的祖父早年离世,他的祖母便带着他的父亲改嫁至霸城王氏。待王世充的父亲成年,按照当时的制度,以他们家族的背景,很难让他步入仕途,因此他父亲便随继父改姓为王,从而得以凭借霸城王家的身份,进入朝廷担任官职。
尽管入仕之路略显不光彩,然而王世充的父亲在官场生涯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凭借个人努力,他最终攀升至汴州长史的职位,这一成就为王世充日后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世充降生之际,其父官职虽不显赫,却已积累了一定的家产。得益于霸城王家的名门身份,他自幼便得以接受优质教育。令人称奇的是,王世充入学后,以勤奋好学著称。若用现代词汇形容,他堪称一位典型的学习佼佼者。王世充并非仅限于死读书的学子,他在经史典籍、占卜命理、兵法策略等多个领域均有涉猎,可谓是学识相当丰富。
更有趣的是,王世充成年后,并未像大多数官员的后代那样,依赖家族的庇荫走上仕途。他选择投身军旅,凭借自己的军功逐步晋升。王世充的这一决定,无疑既体现出了他的智慧,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若他像常规的官宦子弟一样,依靠家族的势力进入官场,凭借他父亲的官职,王世充的一生很可能只能担任微不足道的小官。参军入伍后,王世充凭借其深厚的学识与卓越的智慧,在军队中屡建奇功,得以迅速晋升,最终荣升至兵部员外郎这一显赫职位。
在隋朝,担任兵部员外郎的官员,若对照现今的官职体系,其地位大致相当于国防部下辖某一司的司长。就王世充的出身而言,这样的官职无疑算是相当显赫的。
王世充早年的人生轨迹清晰地表明,他的家族正是凭借父子两代人的辛勤耕耘,才得以逆转命运,成功跻身贵族阶层。在南北朝晚期及隋朝时期,社会极为重视出身门第。一个出身平凡的平民子弟,若能凭借两代人的努力,最终成为国家的高级官员,这无疑是非常艰难的。
然而,这种自底层攀登的经历,使得王世充的性格中,增添了许多精明和善于取巧的特质。这样的性格特点,以及他的经历,既促成了他日后的成功与声名鹊起,也注定了他最终的失败与毁灭。
在兵部任职数载,王世充虽表现优异,却遭遇了官职晋升的瓶颈。那是因为,再往上一层,便是国家的高级官员之列。以王世充的家世背景和所立功勋而言,显然不足以支撑他继续攀升官阶。然而,数年之后,随着时局的演变,王世充迎来了新的机遇。
公元605年,隋文帝驾崩,皇位传至其子杨广之手。杨广登基后,积极展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着手对江都城进行重建。正是在这一时期,王世充迎来了人生中极为关键的时刻。他被隋炀帝从兵部调任至江都,担任江都丞一职,同时兼任江都宫监,肩负起建造江都城的重任。
自担任江都宫监之职,王世充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机遇,他全力以赴,致力于将江都宫殿打造得富丽堂皇,以此博取杨广的喜悦。经过王世充的不懈努力,杨广对江都城赞不绝口,同时对王世充也产生了亲近之情。
在杨广的信任支持下,原本官场发展几乎停滞不前的王世充,终于得以重新迈开步伐,正式步入隋朝高级官员的行列。
随后不久,仅仅过了短短两年,王世充迎来了他的第二个绝佳时机。这是因为隋炀帝远征高句丽,使得隋朝国内出现了巨大的空虚,进而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特别是在江都周边地区,此类起义活动尤为频繁。然而,隋炀帝派遣至江都镇压农民军的几位将领,由于战事进展缓慢,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这让杨广感到极度不满。最终,杨广想起了驻守江都镇的王世充,于是下令由王世充全权负责,对江都地区的农民起义进行镇压。
接获杨广的指令后,王世充迅速执掌了江都境内的隋朝军队,随即发起了对农民军的攻势。在此期间,他以隋军战斗力欠缺为由,奔赴淮南地区招募兵员,最终成功征集了数万名淮南战士。这数万名淮南战士,由于系王世充亲自招募,遂成为他日后的重要力量。
王世充不仅在努力壮大自己的势力,而且在镇压农民军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毫不留情的坚决态度。在与农民军的交战中,他充分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迅速击败了江都地区的农民军。不仅如此,连山东农民军的领袖孟让,也在王世充的强力打击下,彻底溃败。
若说构筑江都城,使得王世充得以获得杨广的青睐,从而官途顺畅。那么,对农民军的镇压,则使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亲信部队,并在隋朝军队中崭露头角,成为举足轻重的一股力量。
在王世充成功平定了江都地区的农民暴动之后,紧接着,他的第三个幸运之事,如同幽灵般悄然降临。
隋朝大业十一年,杨广在巡边途中不幸遭遇突厥的突袭,随后他被敌军包围,困守在雁门郡一地。
杨广遭受突厥的围困,这在隋朝时期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极大轰动。毕竟,作为一国之君,若杨广被突厥人俘虏,其后果简直难以设想。历史上类似的事件并非没有先例,比如几百年后的明朝,就曾发生过皇帝被俘的事件(土木堡之变),最终差点导致整个明朝的覆灭。对于当时的隋朝而言,形势同样严峻。
因此,隋炀帝被围困之际,来自各处的隋朝军队,陆续奔赴北方,展开紧急的救援行动。
与被俘的明英宗相较,杨广算是较为幸运。首先,在遭受围困之际,杨广已率大军入雁门城,得以依靠城池的防御进行坚守。其次,隋朝当时的国力尚且雄厚,国内诸多关键地区的隋军力量亦相对强大。因此,随着各地援军的陆续到来,突厥军队最终选择了撤退。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王世充却演了一出大忠臣的戏码。
得知隋炀帝被围困的消息后,远在江都的王世充立刻携带家财,长途跋涉前往山西进行救援。据说他在行军途中,为了加快速度,铠甲未曾离身,甚至以干草堆为床。然而,从江都到山西的路途实在太过漫长。当王世充抵达时,突厥军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王世充并未能展开激烈的战斗,他的军队只是空跑了一趟,徒劳无功。
王世充的这一举动,令杨广深感触动。当他听说王世充不辞辛劳,从遥远的江都赶来相救,并率领麾下所有兵马一同前来,加之王世充在行军途中所展现出的种种英勇,杨广自然倍感感动。从此,在杨广的心目中,王世充不仅具备了卓越的才能,更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因此,他决定对王世充给予更多的重视和任用。
事实上,在审视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王世充不远千里地前往救援杨广,实则不过是他自编自导的一场戏。凭借王世充的学识,他不可能不清楚从江都到山西所需的时间。他必定明白,当他率领军队抵达山西时,黄花菜早已凉透。然而,对于王世充而言,是否能够遭遇突厥军队并非关键所在。重要的是,他要借此来向杨广表示自己的忠心,得到杨广的器重。
这一次,王世充显然赌赢了。
王世充结束雁门之行,重返江都,杨广随即任命他为江都通守,全权负责江淮地区的军事防御。王世充由此跃升为隋朝军中实权派的大将军之一,深得杨广的信赖。不久之后,杨广对王世充的信任达到了顶峰,他甚至亲自带领隋朝的文武百官迁往江都居住,将江都视作第二座隋朝首都。
担任江都通守职务后,在随后的整整一年中,王世充加倍努力地平定江淮一带的农民起义军,接连战胜了格谦、卢明月等势力强大的农民军。凭借镇压农民军的卓越战功,他在军中的声望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这也使得杨广对他更加信任和倚重。
三次接连的好运使得王世充从兵部员外郎的身份一跃成为隋朝权势显赫的将军之一。在短短数年间,他已跨越了他人需十几年甚至数十年才能走完的官场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他善于钻营,机智地把握机遇,加之好运相伴,王世充得以扶摇直上,官途顺畅。
但是,好运气这东西,始终是会用尽的。
大业十三年,王世充的坏运气来了。
该年,威名远扬于河南的瓦岗军,在攻克洛口粮仓后,势力迅速壮大,一举跃升为拥有十多万士兵的强大农民军。紧接着,瓦岗军的领导者李密,发布命令,指挥瓦岗军对洛阳发起了进攻。
洛阳乃隋朝时期北方两大都城之一,亦为隋朝北方命脉的关键所在,它将关中与江淮流域紧密相连。若洛阳陷落,远在江都的杨广将彻底丧失对关中地区的掌控。
得知瓦岗军侵犯洛阳的消息后,杨广急忙召集王世充,并指挥他率领精锐部队前往洛阳支援。但就在王世充尚未抵达洛阳之际,杨广先前委派的统帅,隋朝的著名将领薛世雄,却不幸被窦建德率领的起义军击败。因此,杨广不得不再次紧急发布命令,任命王世充为洛阳战事的主帅。
就这样,王世充开始全权负责洛阳的战事。
和王世充以前交手过的所有农人军都不相同,瓦岗军尽管也是农人军,但瓦岗军的首领李密,却是隋朝大贵族身世,精通兵法,远不是以往王世充打败的那些农人军首领能比的。
抵挡李密,好运气不管用,会钻营的性情也不管用。这场战事的成果,便只能以两边的军事才干,来分出胜负!
惋惜,论军事才华,王世充是真的不如李密。所以一番大战之后,王世充被李密一战击退,驻扎洛阳的十多万精锐隋军,被李密一战击退。在退回洛阳的路上,又赶上天降大雪,冻死了数万隋军。比及王世充回到洛阳之后,本来手里掌握的十多万大军,仅剩下了千余人。
仅剩千余人的洛阳,面对兵强将勇的瓦岗军,似乎是怎样都守不住了。
但就在这时,王世充的好运气,似乎又回来了。
就在王世充刚刚返回洛阳之后,大雪遽然越下越大,终究连瓦岗军也没法持续攻城,只能暂时退守,想要等第二年气候温暖一些,再对洛阳发起猛攻。
但是李密万万都没想到,他这一退,这辈子就再也没时机拿下洛阳了。
在瓦岗军的攻势放缓之后,王世充先是自囚起来,向镇守在洛阳的越王杨侗请罪。杨侗是杨广的孙子,尽管位置很高,但并没什么实权。其时的洛阳,又急需王世充坚守,所以杨侗天然不可能真的追究王世充战败的职责。两边在简略的演戏之后,杨侗释放了王世充,让王世充持续掌管洛阳的军务。
此后,王世充趁着瓦岗军攻势稍缓,开端在洛阳城周围,网罗溃败的隋军。通过一番网罗之后,王世充又网罗到一万多溃败的隋军。与此一同,从其他当地前来增援洛阳的隋军,也陆续赶到。就这样,王世充手里又有了数万戎行。依仗洛阳城的巩固城防,此刻就算瓦岗军再打过来,也没那么容易攻下洛阳了。
不光如此,仅仅两个月之后,江都方面再次传来急报:杨广麾下的禁军,居然发动了政变,把杨广给勒死了。杨广身后,杨广麾下的禁军,都被叛臣宇文化及接收。而宇文化及打出的旗帜,是要带着这些禁军,返回关中。如此一来,江都禁军就势必要通过瓦岗军的地盘,势必要和瓦岗军展开死战。
所以,李密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挑选暂时先和王世充握手言和,转过头去打宇文化及。王世充天然乐得于此,所以直接便和李密签下了停战协议。
比及李密掉过头去打宇文化及的时分,洛阳这边,王世充现已是一家独大了。与此一同,王世充和洛阳城内的其他几位隋朝大官,共同拥立越王杨侗为帝。然后,王世充使用自己手里兵权的优势,发动政变,敏捷处理了其他几位隋朝高官,完全掌握了所有的权柄。
除此之外,王世充还趁着这个时机,大举募兵,敏捷扩大兵力,从头布置洛阳周围的防地,击退周围几个强敌(比如趁机侵犯的李世民)。几个月之后,比及李密打垮了宇文化及之后,此刻的王世充,现已再次拥兵十余万,完全恢复了元气。
到了这会儿,瓦岗军和洛阳守军的状况,现已完全反转了。洛阳守军通过几个月的休整之后,现已兵强将勇。而瓦岗军这边,尽管打败了宇文化及,但本身亦是损失沉重。偏偏在这个时分,李密又犯了骄傲自大的缺陷,以为王世充不过是手下败将,底子不值一提,所以底子不把洛阳守军放在眼里。
目睹如此,王世充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千载一时的时机。于是,王世充自动率兵,前去自动进攻瓦岗军。瓦岗军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天然不是王世充的对手。终究,旧日的强敌瓦岗军,被王世充一战击退。就连李密自己,都不得不逃往关中,前去依附李渊。
击退了瓦岗军之后,王世充捉住这时机,开端敏捷并吞瓦岗军的地盘。尤其是当李密投靠李渊,终究却反倒被李渊杀死之后,王世充更是派麾下全力抢占地盘。短短一年之内,王世充的地盘,便包括了整个河南,再加上河南周围的广大区域,一跃成为整个全国最强壮的割据实力。
在本身实力范围敏捷扩大的一同,王世充也撕掉了终究的假装面具。公元619年四月,在李渊称帝十一个月之后,王世充逼迫越王杨侗禅位给自己,正式登基为帝,改国号为郑。
从一个胡人之子,通过自己数十年的努力,终究成为了一个皇帝。王世充的这段经历,也算是非常勉励。但是,篡位称帝,也成了王世充真实的人生顶点。自此之后,王世充人性傍边的缺陷,开端逐步显露出来,终究导致了他的败亡。
王世充这个人,长于奉承钻营,所以才干一路扶摇而上。但等他当上皇帝之后,他现已不需要再奉承任何人了。这项才干,也就完全无用。一同,称帝之后,王世充性情傍边,狭窄、偏执、自私等缺陷,开端逐步放大,越来越难以服众。
王世充的性情,注定他能够做一个很厉害的权臣,却很难成为一个优异的皇帝。在王世充称帝之后,他手下的许多大臣,由于他的性情缺陷,对他都不是太服气。并且,这种性情的皇帝,怎样看也不像是终究会统一全国的人。所以,跟着王世充的性情缺陷,逐步露出出来之后,王世充的许多手下,都开端纷繁另投明主,纷繁背弃了王世充。
对此,王世充尽管痛恨,却并没有什么好办法。由于一个人性情傍边的缺陷,往往是最难战胜的。所以,王世充便只能实行严刑峻法,期望以此来束缚部下,安定自己的控制。但是这种操作,却反倒使王世充麾下大臣们,叛逃得愈加频频。
又过了一年之后,不断面对部下叛逃困境的王世充,总算迎来了灭顶之灾。
公元620年,当李唐政权,处理了陇西的薛举、河西的李轨、山西的刘武周,完全没了后顾之虑后,总算开端正式进攻王世充。受命进攻王世充的,正是军事才干强到极致的李世民!
相比李密,李世民显然是一个愈加难抵挡的敌人。
早在两年之前,王世充刚刚被李密打败的时分,李世民就率军进攻过洛阳。不过那一次,王世充却击退了李世民。这倒不是由于,其时王世充体现得多么冷艳。而是由于杨广其时还在世,洛阳守军军心尤在,并且那会儿李世民的后勤补给也不行。攻下一部分地盘之后,就只能撤离。
但这一次,就天壤之别了。
现已控制了整个西北的李唐政权,有才干为李世民供给足够的补给。再加上王世充自己并不是一个好皇帝,麾下人心涣散。所以战事一开,王世充阻止的防地,瞬间就被李世民打得土崩瓦解。李世民分配五路大军,从各个方向进攻。所到之处,王世充的地盘直接投降。期间乃至还发生过,两边大军开战在即,王世充这边的将军(秦琼和程咬金),直接临阵叛逃的事情。
这一仗,李世民打得堂堂正正,没有一点取巧的成分。跟着唐军的逐步推进,王世充的地盘被敏捷蚕食。比及五路大军合围洛阳之后,洛阳现已成了孤城一座,完全没了期望。
走投无路的王世充,只能逼上梁山,给河北的窦建德写信求救。其时整个长江以北,就只剩下了李渊、王世充、窦建德这三家而已。所以,在得到王世充的求救信之后,窦建德本着巢毁卵破的心思,居然真的前来救援洛阳,并且是倾力前来救援。
窦建德乐意救洛阳,心思天然也不太单纯。按照窦建德的想法,能够趁着李唐和王世充鏖战之际,自己遽然出动戎行,一战处理两大强敌。不光能够攻下洛阳,一同还能翻开通往关中的道路,一举两得。就算李唐撤兵了,自己也能攻下洛阳,反正是必定不会吃亏的事情。
但是王世充和窦建德都没想到的是,唐军这边,领兵的是李世民。李世民军事才干真实太过逆天,得知窦建德前来救援之后,仍然不肯放弃。一方面,李世民留下了主力唐军,持续围困洛阳。另一方面,李世民带领麾下精锐的玄甲军,前往虎牢关,计划把守虎牢关,阻击窦建德。
后来,李世民到了虎牢关之后,依仗虎牢关天险,竟是真的挡住了窦建德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之后,李世民更是趁着窦建德大军松懈之际,趁机偷袭窦建德大营,直接生擒了窦建德。
窦建德被生擒后,本来麾下的大军,也登时作鸟兽散。比及虎牢关这边战事停息后,李世民带着窦建德,回到了洛阳。王世充见到窦建德之后,自知必定是没了期望,所以只能开城投降了。
不过,投降归投降,在投降之前,王世充仍是计划给自己争夺一些优待条件。
此刻的王世充,尽管现已被困在洛阳,但城内还有数万主力戎行。并且洛阳城防结实,城内也不缺粮食。就算持续被围,洛阳仍是能撑上很久。如果唐军强攻的话,更是注定会死伤沉重。所以王世充便以此和李世民谈条件,期望自己自动开城投降,但李世民要确保王家一家老小的安全。
出于对洛阳城内大众的考虑,李世民终究答应了王世充的恳求。
得到李世民的回复之后,王世充正式开城投降,随后被李世民押往了长安。
洛阳一战,对于李世民来说,无疑是他终身傍边,最为传奇的一个战绩。但对于王世充而言,恐怕便是别人生最漆黑的时刻了。被押解长安之后,王世充和窦建德一同被送去李家太庙,以俘虏的身份祭拜。在这之后,窦建德被当街处死,而王世充则是由于李世民之前的承诺,而侥幸活了下来。
能活下来,现已算是最大的走运了。此刻的王世充,现已不再奢望更多,只期望李渊能够像之前承诺的那样,将他们一家放逐蜀地,饶了他们一家的性命。
但事实证明,李渊的腹黑,仍是超越了他的幻想。
对于王世充这样的敌人,李渊从来都只有斩尽杀绝这一个挑选。
就在王世充经历了太庙献俘的耻辱,被软禁在长安郊外的一座院子,立刻就要被押解蜀地的时分,一个意外遽然发生了。某天,软禁王世充一家的这个当地,遽然来了几个唐朝官员,说有李渊的圣旨要宣读。比及王世充出去接旨的时分,这几个唐朝官员,直接抽出刀来,将王世充乱刀砍死。
一代枭雄,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完毕了自己的终身。
后来,经查明,砍死王世充的这几个人,背面是一个叫独孤修德的人指使的。这个独孤修德,他的父亲独孤机,曾是王世充的部下,后来由于叛逃行为被发现,继而被王世充处死。所以,独孤修德便以报死仇的名义,让自己的手下假传圣旨,乱刀砍死了王世充。
但是,后世所有人都以为,这件事背面的真实主使者,其实是李渊。由于独孤修德的爷爷,名叫独孤藏。而这个独孤藏,是李渊的亲舅舅!并且,假传圣旨这种事情,在历朝历代都是大罪。照理来说,本应该是杀头的罪过。但是终究,李渊只是对独孤修德贬官完事,但不久之后又让独孤修德从头出仕,乃至还担任了唐朝的宗正卿。
种种迹象表明,这桩仇杀案之后,真实的主使者,其实便是李渊。
不管真相如何,反正王世充是死在了这场仇杀傍边。在其身后,李渊倒是也没再食言,确实放过了王家其别人,将王家其别人放逐蜀地。惋惜在放逐路上,王家人又企图逃跑,成果终究全都被杀了。
从王世充的人生,我们能够看出:王世充其实便是一个典型的古代弄臣。在古代的时分,这种身世底层,努力向上攀爬的弄臣,性情往往都长于投机,并且长于奉承别人。但这种性情的人,能够做一个权利很大的大臣,却注定做不好一个皇帝。王世充的终身,能够说是成也由于性情,败也由于性情,真实是让我们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当地。
像王世充这样的人,能够做一个权臣,却不能做皇帝。在现代社会,何曾不也是如此?超越本身才干和性情的权势或者财富,许多时分,也许未必便是功德。
出彩速配-配资股票-配资平台排名一览表-普通人怎么加杠杆买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