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北京协会于7月22日成功举办2025年财富管理领域的第二场专家访谈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博士董秀康女士,深入探讨二代接班过程中的复杂性、共性挑战及实践解决方案,助力财富管理从业者认识到超高净值客户的传承需求,提升专业能力。
活动中,董博士与现场各位会员积极互动,分享国内外家族企业传承的现状和前沿学术研究,介绍财富管理在家族企业传承中的独特价值,并为会员解答在参与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的困惑。
董博士首先介绍了家族企业传承的特殊性,包括:
非理性决策逻辑:家族企业决策常受情感、忠诚度等非商业因素影响(如“忠诚>能力”的用人观)。
双重目标冲突:家族企业需同时平衡商业效率与家族治理(如亲属任职、分红机制等),远复杂于非家族企业。
控制权形态多元:家族企业的治理处于较早期阶段,股权结构复杂多样,给传承增加了操作上的困难。
紧接着,董博士给大家展示了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现状:
集体进入接班:改革开放后首批创业者(50-70岁)集中进入交班期。
代际价值观冲突显著:
一代:资源驱动型创业,勤勉务实,企业即生活重心;
二代:高学历(超70%有海外背景),追求兴趣与创新,对传统行业普遍缺乏热情。
在讨论到接班人培养时,主持人提问是否有科学的培养路径可以提前规划?
董博士的回答是肯定的,可以分年龄阶段逐步培养接班人:
25岁前:价值观塑造,最重要的是规划教育,实战中观察到的教训是:过早海外留学会削弱二代的接班意愿;
25-35岁:基层轮岗或外部历练,积累实战管理能力;这是传承过程中第一个关键时期;
35-45岁:开始接班,多主导创新项目(如独立孵化新业务),锤炼重大决策力;
45岁+:股权逐步转移,实现平稳交班。这是传承过程中第二个关键时期,因为股权转移过程较为复杂。
过程中,还需要重视以下关键教训:
空降职业经理人的风险较高。虽然很多企业通过股权或者期权的方式绑定职业经理人,但在关键时刻负起责任的仍然以家族成员为主。
二代和老臣的冲突过早激发。二代如果急于证明自己,容易过早激发和上一辈的观念矛盾。如果要进行创新业务,更适合通过“小步试错”的方式来逐步建立权威。
对于从事专业服务的CFA会员朋友,董博士认为财富管理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超越金融工具本身,深入理解家族价值观与长期愿景,以“年为单位”持续沟通,厘清家族真实诉求,财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助力家族的价值实现。
活动的最后董博士总结道:传承的本质是价值观的延续。无论一代或二代,‘平常心’最重要。只有尊重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直面代际差异,方能跨越周期,实现基业长青。
本次讲座是CFA北京协会财富管理专业委员会2025年财富管理系列活动的第二场,也是首次把活动主题从金融领域扩展到非金融。现场会员反馈对于深化行业认知,规划个人在财富管理领域的长期发展非常有价值。后续协会将陆续邀请不同机构类型的嘉宾围绕更广泛的财富管理活动进行分享,持续为会员带来深度洞察与实践经验。欢迎继续关注。
本次活动由协会志愿者张扬佳主持。
出彩速配-配资股票-配资平台排名一览表-普通人怎么加杠杆买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